试卷星共收录小学、初中、高中试题177838题,优秀作文159980篇,优质范文7787篇,古诗词2861篇,成语39890个,成语故事494篇,名言佳句45549条,职业资格考试试题444115题,试卷星持续保持每日更新最新学历教育试题、职业资格考试试题、优秀作文、优质范文、古诗词、成语、成语故事、名言佳句等。

题库
您所在的位置是: 试卷星首页 > 试题题库 > 初三 > 初中语文
共计: 564 道试题

6、

近年来,门头沟区初中校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,进行了大量的尝试,效果显著。如: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,游学经历为学生开阔了视野……请你根据要求,完成后面小题。

(1)阅读下面文字,完成后面小题。

请用规范的正楷字把“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。

1

(2)“差”字有四个读音,分别是① chà ②chā ③chāi ④cī,下面语段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( )

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《差不多先生传》的文章,其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有一天,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,要搭火车到上海去。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,迟了两分钟,火车已开走了。他白瞪着眼,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,摇摇头道:‘只好明天再走了,今天走同明天走,也还差不多。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。八点三十分开,同八点三十二分开,不是差不多吗?’他一面说,一面慢慢地走回家,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。”这,不由得使我想起了《礼记·经解》中说的:“君子慎始。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”现实生活中,虽然人们的能力有强弱之分,参差不齐,但是,如果都采取像差不多先生的做法,要紧的事情就会出现差强人意的结果。所以,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,一定要养成认真严谨的好习惯。

A.① ① ④ ②

B.① ③ ④ ②

C.① ② ④ ③

D.① ② ④ ②

题型:综合题 难度:一般

8、
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回答小题。

爱莲说

周敦颐

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晋陶渊明独爱菊。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

予谓菊,花之隐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贵者也;莲,花之君子者也。噫!菊之爱,陶后鲜有闻。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爱,宜乎众矣!

【1】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“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”与“花之隐逸者”中的“之”用法和意义不同,前者主谓间的助词,可不译,后者结构助词,译为“的”。

B.“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”中的“蔓”和“枝”属于名词活用为形容词。

C.“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?”翻译为“我爱好莲花,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?”,其中“莲之爱”为宾语前置句。

D.朗读是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,“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”的朗读节奏为“可远观/而不可/亵玩焉”。

【2】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文章从生长环境、体态香气、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,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、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。

B.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,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,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。

C.作者赞赏莲花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精神,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,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D.文章骈散相间,错落有致,音节和谐。比如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”。

题型:阅读理解 难度:较难

9、

二世元年七月,发闾左谪戍渔阳,九百人屯大泽乡。陈胜、吴广皆次当行,为屯长。会天大雨,道不通,度已失期。失期,法皆斩。陈胜、吴广乃谋曰:“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;等死,死国可乎?”陈胜曰:“天下苦秦久矣。吾闻二世少子也,不当立,当立者乃公子扶苏。扶苏以数谏故,上使外将兵。今或闻无罪,二世杀之。百姓多闻其贤,未知其死也。项燕为楚将,数有功,爱士卒,楚人怜之。或以为死,或以为亡。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、项燕,为天下唱,宜多应者。”吴广以为然。乃行卜。卜者知其指意,曰:“足下事皆成,有功。然足下卜之鬼乎!”陈胜、吴广喜,念鬼,曰:“此教我先威众耳。”乃丹书帛曰“陈胜王”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:“大楚兴,陈胜王。”卒皆夜惊恐。旦日,卒中往往语,皆指目陈胜。

【1】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。

①会天大雨 (______)

②为天下唱(______)

③置人所罾鱼腹中  (______)

④楚人怜之(______)

【2】下列选项与“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、项燕” 中“以”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  )

A. 扶苏以数谏故   B.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

C.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  D. 以君为长者

【3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. 谏,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。

B. 旦日,早晨。

C. 布衣,平民。

D. 社稷,国家。社,土地神;稷,谷神。

【4】翻译选文画横线句子。

【5】从选文中可看出陈胜是个怎样的人?

题型:阅读理解 难度:较难
题型:阅读理解 难度:一般

试卷星(https://www.shijuanxing.com/)在线题库-提供最新、最全的试卷、试题资源库。

湘ICP备2021008521号-1    湘公网安备 430121020007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