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卷星共收录小学、初中、高中试题170940题,优秀作文133553篇,优质范文7650篇,古诗词2861篇,成语31539个,成语故事381篇,名言佳句45549条,职业资格考试试题368017题,试卷星持续保持每日更新最新学历教育试题、职业资格考试试题、优秀作文、优质范文、古诗词、成语、成语故事、名言佳句等。
试卷星共收录小学、初中、高中试题170940题,优秀作文133553篇,优质范文7650篇,古诗词2861篇,成语31539个,成语故事381篇,名言佳句45549条,职业资格考试试题368017题,试卷星持续保持每日更新最新学历教育试题、职业资格考试试题、优秀作文、优质范文、古诗词、成语、成语故事、名言佳句等。
阅读“九时整,麦克阿瑟和尼米兹、海尔赛走出将领指挥室”至“天网恢恢,天理昭彰,其此之谓欤!”片段,完成下列小题。
9时整.麦克阿瑟.尼米兹和海尔赛走出将领指挥室.麦克阿瑟走到扩音机前.尼米兹则站到徐永昌将军的右面.立于第一名代表的位置.海尔赛列入海军将领组.站在首位.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.极清晰.极庄严.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机宣读.日本代表团肃立静听.麦克阿瑟读到最后.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:“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.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.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. 他说完后.一个日本人走到桌前.审视那两份像大书夹一样白纸黑字的投降书.证明无误.然后又折回入队.①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.斜身入椅.倚杖椅边.除手套.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.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.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.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.他签字时没有入座.右手除手套.站着欠身执笔签字.这时是9时10分.军舰上层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.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.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.在又说又笑.但是.在全舰庄严肃穆的气氛下.他们很快也不出声了. 麦克阿瑟继续宣布:“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和日本作战各国签字. 接着回身邀请魏锐德将军和潘西藩将军陪同签字.魏是菲律宾失守前最后抗拒日军的美军将领.潘是新加坡沦陷时英军的指挥官.两人步出行列.向麦克阿瑟敬礼后站在他身后.麦克阿瑟坐在椅子上.掏出笔签字.才写一点.便转身把笔送给魏锐德.魏锐德掏出第二支笔给他.写了一点又送给潘西藩.他一共用了6支笔签字.签完字后.回到扩音器前说:“美利坚合众国代表现在签字. 这时.尼米兹步出行列.他请海尔赛将军和西门将军陪同签字.这两人是他的左右手.海.西两人出列后.尼米兹入座签字.签完字.就各归原位.麦克阿瑟接着又宣布:“现在.中华民国代表签字. 徐永昌步至桌前.由王之陪同签字.②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.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.之后.英.苏.澳.加.法.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.先后出列签字.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.中国最严肃.英国最欢愉.苏联最威武.荷兰代表在签字前.曾和麦克阿瑟商量过.全体签字毕.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.退入将领指挥室.看表是9点18分.我猛然一震.“九一八! 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.随即侵占东北,1933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.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.到站时间也正好是9点18分.现在14年过去了.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.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.天网恢恢.天理昭彰.其此之谓欤!
【1】请概括出主要国家的代表签字时的精神状态。
【2】重光葵签字时,用了“挣扎”一词,该如何理解?
【3】如何理解“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,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”?
【4】作者是怎样将“九点十八分”与“九一八”联系起来的?
【5】上文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,为什么作者要详写这一部分?效果怎样?
【1】日本人“像木头人一样”,美国人最安闲,中国人最严肃,英国人最欢愉,苏联人最威武。
【2】一方面照应前文所交代的重光葵只有一条真腿,走起路来一跷一拐。另一方面包含着作者的情感,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自食其果,再怎么样“挣扎”也只是徒劳的,狼狈的。
【3】贴切的比喻,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刚从多年侵略霸占之梦中醒来,不愿接受对他们来说“残酷”的结局,但历史的趋势不可逆转,任由他们一边呆着吧,这是咎由自取。
【4】签字仪式完毕的时间,与“九一八”时间及l933年的被迫与伪满通车的到站时间数字相同是巧合,但也含着历史的必然规律一—正义的力量可以横扫一切邪恶,天网恢恢,天理昭彰,一切罪恶的结果是注定要失败的。
【5】为历史存证,留下记录,所以不厌其烦。效果:能使人详细、准确,全面具体地了解事件的过程。
【1】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,回答本题首先到文章中找到具体的描写段落,然后摘取关键词概括即可。如: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.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。之后,英、苏、澳、加、法、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,先后出列签字,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,中国最严肃,英国最欢愉,苏联最威武,荷兰代表在签字前,曾和麦克阿瑟商量过。抓住文中的“日本人“像木头人一样”,美国人最安闲,中国人最严肃,英国人最欢愉,苏联人最威武”来回答即可。
【2】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。一定要结合前后文来理解。原文是“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” ,“挣扎”原义是:尽力支撑或摆脱的意思。那么在文章中重光葵为什么要挣扎呢?结合文章内容可知,一方面照应前文所交代的重光葵只有一条真腿,走起路来一跷一拐。另一方面是他要去签投降书,可见包含着作者的情感,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自食其果,再怎么样“挣扎”也只是徒劳的,狼狈的。
【3】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。我们的解答方向是翻译(目前笔者认为只有这个词语才能准确描述这种解题方法)。易句子的解答方式是原因+翻译。“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,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”,语境是“麦克阿瑟接着又宣布:“现在.中华民国代表签字. 徐永昌步至桌前.由王之陪同签字.②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.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.之后.英.苏.澳.加.法.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.先后出列签字”,因为下面是胜利国各代表上台签字,意味着日本的彻底失败,作者在此运用了“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”贴切的比喻,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刚从多年侵略霸占之梦中醒来,不愿接受对他们来说“残酷”的结局,但历史的趋势不可逆转,任由他们一边呆着吧,这是咎由自取。
(1)依据文章中心、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,即“句不离段”。
(2)根据句式特点来解释句子。
(3)根据句子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意。
(4)抓住相邻句,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。
(5)根据修饰限制成分辨析句意。
(6)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。
(7)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。
当然从高考答案拟就还要参考以下三点:①从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考虑其作用。②从句子的表现形式考虑其表达效果。③从文章的内容,结合句子考虑主旨,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”
【4】“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,随即侵占东北;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,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,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。现在十四年过去了,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,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!从这段文字可分析出,日本在中国制造的罪恶滔天的九一八事件,终于不折不扣的在自己身上重现,有一句精当的话说就是: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——自作自受或玩火者必自焚。也含着历史的必然规律一—正义的力量可以横扫一切邪恶,天网恢恢,天理昭彰,一切罪恶的结果是注定要失败的。
【5】上文第二段主要是详写了签字仪式的全过程,首先本文是一篇新闻通讯,这样写可以增强临场感。其次,这一事件有历史意义,从签字场所的布置严谨而有序,突出签字仪式的重要性。为历史存证,留下记录,所以不厌其烦。效果可从新闻通讯的特点来分析,如能使人详细、准确,全面具体地了解事件的过程。
试卷星(https://www.shijuanxing.com/)在线题库-提供最新、最全的试卷、试题资源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