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卷星共收录小学、初中、高中试题170940题,优秀作文133553篇,优质范文7650篇,古诗词2861篇,成语31539个,成语故事381篇,名言佳句45549条,职业资格考试试题368017题,试卷星持续保持每日更新最新学历教育试题、职业资格考试试题、优秀作文、优质范文、古诗词、成语、成语故事、名言佳句等。
试卷星共收录小学、初中、高中试题170940题,优秀作文133553篇,优质范文7650篇,古诗词2861篇,成语31539个,成语故事381篇,名言佳句45549条,职业资格考试试题368017题,试卷星持续保持每日更新最新学历教育试题、职业资格考试试题、优秀作文、优质范文、古诗词、成语、成语故事、名言佳句等。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各小题。
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,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,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。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,已颇成气候了,秦砖汉瓦,________,虽没有皇家气象,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。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,还立有一个牌坊,上书一副对联,“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,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”,雕刻极细腻,有__________之妙。但对得不甚工整,以我之见,不如将“大文章”改成“风情画”,尚可__________。
②我上初中的时候,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,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”。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。那时正看着《说岳全传》,热血沸腾着,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,其( ),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。
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,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,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。内容是:“一寸在土已有节,万尺凌云仍虚心”。年代久远,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,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。
【1】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,最恰当的一项是()
A. 回味之无穷,概括之全面,含义之深刻,对仗之工整
B. 概括之全面,含义之深刻,对仗之工整,回味之无穷
C. 回味之无穷,对仗之工整,含义之深刻,概括之全面
D. 概括之全面,含义之深刻,回味之无穷,对仗之工整
【2】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,全都恰当的一项是()
A. 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
B. 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
C. 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心满意足
D.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
【3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,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( )
A. 由于年代久远,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,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。
B. 年代久远,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,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。
C. 由于年代久远,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,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。
D. 由于年代久远,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,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。
【1】B
【2】B
【3】C
【1】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及衔接的能力,属于嵌入型补写,是客观题。解答此类题目,考生要通读全文段,把握文意,理清顺序。分析空格所在的语境,明确前后文的限定,注意前后的衔接。分析所要补写的句子,辨明其间的关系,判断选择。本题要按逻辑顺序来排序,本题需要对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”这一对联进行赏析,赏析时需要从对联的内容、含义入手,然后从结构上和表达效果上看。“回味之无穷”是表达效果,一般要排在最后,排除ACD。
故选B。
【2】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。解答此类题目,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,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,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。本题:雕梁画栋: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。金碧辉煌: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,光彩夺目。这里所填词语的结构应与“秦砖汉瓦”相同,为偏正结构,所以用“雕梁画栋”。美轮美奂: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、富丽堂皇;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。富丽堂皇:形容房屋宏伟豪华;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。此处表达的意思与“皇家气派”相反,所以不能用“富丽堂皇”,而应使用“美轮美奂”。妙笔生花: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。巧夺天工: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,形容技艺极其精巧。这里强调构思巧妙,与文章无关,所以用“巧夺天工”。差强人意:形容尚能令人满意。心满意足:形容心中非常满意。根据“尚”字,便知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大体上让人满意,所以用“差强人意”。
故选B。
【3】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能力。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,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,是否存在结构、逻辑等问题,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,先观察主干部分,是否存在搭配不当、残缺等问题。本题:“年代久远”是原因,所以前面加上“由于”,使之作整句话的原因状语;“年代久远”导致的结果是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”,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”与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”是转折关系,要使用转折连词“但”。
故选C。
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:一读,通读语段,是查找病句的前提;二找,认真分析,查找病因,看有没有语序不当、成分残缺或赘余、搭配不当、结构混乱、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;三改,针对病因,对症下药,进行删、补、换、移,修改病句;四查,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,看是否通顺、句意准确。
试卷星(https://www.shijuanxing.com/)在线题库-提供最新、最全的试卷、试题资源库。